“是教育改變了我的命運,我希望能回到大山,為家鄉的心理健康教育貢獻綿薄之力?!秉S瑩樂出生在廣西崇左市的一個山村。高中三年,她就讀于“筑夢班”,這是當地為家庭經濟困難但成績優異的學生創辦的。在班主任的影響下,黃瑩樂高考填報志愿時,選擇了教育學領域的相關專業。
如愿考入中南民族大學應用心理學專業后,懷抱感恩之心,黃瑩樂在大一時牽頭組建“筑夢”志愿服務隊。隊員們利用寒暑假前往廣西崇左、憑祥兩地,為當地孩子提供學業幫扶和心理健康教育。
“志愿服務隊的成員都接受過社會資助,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——‘筑夢生’。用‘筑夢’給服務隊命名,就是希望能回報社會,將愛心傳遞?!彼f。
志愿服務結束之際,黃瑩樂發現自己的本子上歪歪扭扭地寫著一行字:“老師,謝謝你!長大以后,我也要像你一樣?!秉S瑩樂被孩子們真摯的情感所打動,同時她也看到鄉村心理健康教育依然有很大發展空間。
走出大山,是為了更好地回歸并用所學的知識建設大山。黃瑩樂希望把家鄉人民熱情、樸實和勤勞的品質傳播出去,也想把自己看到的精彩世界帶回來?!翱傆腥艘厝?,我就是那個要回去的人?!薄皶r代楷?!秉S文秀的話語,不時在黃瑩樂的心中回響。
大四那年,黃瑩樂回到初中就讀的中學實習。其間,她發現學生普遍存在著對自身情緒認識不準確、難以正確處理負面情緒等現象。對此,黃瑩樂專門開設心理課,為有情緒困擾的學生進行心理疏導。她還設置“心靈信箱”,鼓勵學生把想說的話寫在紙條上,幫助大家解決情緒問題。
在一次次實踐中,黃瑩樂認識到山區的教育仍存在短板,特別是生命教育、性教育、心理健康教育等,在農村學生中的普及率都不高。她還將海姆立克急救法、止血包扎的方法等融入教學?!耙粋€人的力量很渺小,能做的事情也很有限。但我相信,星星之火可以燎原?!秉S瑩樂對未來充滿信心。
如今,黃瑩樂如愿加入中南民族大學研究生支教團。她將與團隊成員一道,用實際行動點燃孩子們心中的求學夢。
(編輯:馬永)
最新新聞
專題
更多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