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東省民宗委日前發布消息,今年以來,山東省充分發揮曲阜儒家文化發源地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地和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特色優勢,著力整合文旅資源,突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,以孔府、孔廟、孔林“老三孔”為原點,以孔子研究院、孔子博物館、尼山圣境“新三孔”為延伸,深耕文化沃土,推動曲阜“三孔”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試點示范項目建設,打造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的“金名片”。
理論研究先行。山東省充分發揮省民族宗教研究專家智庫作用,采取課題申報、定向招標、聯合研究、專項應用等形式,組織山東大學、曲阜師范大學、孔子研究院、山東省民族宗教研究會等建立研究團隊重點攻關,深入挖掘儒家文化在建構“大一統”格局和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內涵。
強化人員培訓。組織專家學者和民族工作干部,深入挖掘景點內涵,融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,以面向社會面講解為主體撰寫“三孔”解說詞。濟寧市及曲阜市對講解員、導游等旅游從業人員進行講解通稿專題培訓,講清講透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出發點、著眼點、落腳點。
積極營造氛圍。濟寧市及曲阜市精心制作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、加強民族團結等內容的宣傳條幅,在孔廟、孔府景區內供游客休息娛樂的長凳、石凳、書畫店、孔府劇場等150余處懸掛張貼,在景區內營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濃厚氛圍,讓各地游客在休閑觀光中沉浸式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浸潤,強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。
推動“道中華”進景區。將“道中華”公眾號二維碼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語、山東省民族工作品牌“花開齊魯石榴紅”標識及加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容的講解詞等融為一體,在孔廟金聲玉振牌坊、太和元氣坊、弘道門等重點參觀點位設置宣傳板,以最大范圍、最廣層面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念融入游客旅程。
(編輯:馬永)最新新聞
專題
更多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