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ol id="vxeus"></ol>

  • <strong id="vxeus"><blockquote id="vxeus"></blockquote></strong>
  • <optgroup id="vxeus"></optgroup>

      【文物里的三交史|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辦公室、中國民族報社合辦】吐魯番文書中的兒童蒙學
      來源:中國民族報 賀逸云 發布日期:2023-07-06瀏覽(10)人次 投稿收藏

        上世紀60年代,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地M363出土了一件《論語鄭玄注》抄本殘卷。原卷抄寫了《論語》的《八佾》《里仁》《公冶長》3篇,惜而出土時卷首闕如,失落《學而》整篇以及《為政》大部分文句。在《論語》后,又有六言《十二月三臺詞》、五言絕句六首和《千字文》數句。從題記“景龍四年三月一日私學生卜天壽”和跋尾“西州高昌縣寧昌鄉厚風里義學生卜天壽年十二”來看,抄本寫于唐景龍四年(710年),作者是年僅12歲的義塾學童卜天壽。

      “交融匯聚——新疆精品歷史文物展”近日在國家博物館開展,圖為展出的卜天壽抄《論語鄭玄注》?!」窓帞z

        20世紀以來,在敦煌、吐魯番等地出土了不少《論語鄭玄注》殘本,卜天壽抄本是這些殘本中保存較好且最長的卷子,不僅為古代民間書法藝術以及儒家經典研究提供了珍貴的資料,也體現出唐朝時期中原文化對西域教育和辦學的影響。

        唐朝時期《論語》在西域的傳習

        唐朝建立之后,科舉制度日趨完善,對社會各階層具有曠日持久的吸引力。記載孔子思想和言行的《論語》,是學子們走向仕途的必習之典?!端鍟そ浖尽份d:“至隋,何、鄭并行,鄭氏盛于人間?!币馑际钦f,隋代何晏《論語集解》與鄭玄注《論語》并行,而以后者為要。至唐代,以玄宗開元、天寶為界,唐前期鄭玄注《論語》風靡,后期《論語集解》盛行。

      “游客在“交融匯聚——新疆精品歷史文物展”上觀看景龍四年卜天壽抄《論語鄭玄注》?!」窓帞z

        卜天壽在抄錄《論語》各篇時,均有“孔氏本,鄭氏注”之題。足見開元天寶之前,遠在西州(今吐魯番)的義塾亦以鄭玄注《論語》為主要的講習教材。此并非孤例。除卜天壽文書外,20世紀六七十年代,阿斯塔那墓地還有5座紀年墓葬出土《論語》抄本,茲列如下:M67《論語集解》殘卷,文書內含武周新字,可將年代斷定為武周時期;M19鄭玄注《論語》之《公冶長》篇殘片,年代起迄為永徽二年(651年)至上元三年(676年);M360鄭玄注《論語》殘片,亦是學子童蒙時的抄寫之作,年代為開元二年(714年)前后;M27鄭玄注《論語》殘卷,包括《雍也》《述而》《泰伯》《子罕》《鄉黨》等篇,年代為景龍二年(708年)至開元十三年(725年),該墓同時出土與鄭玄注《論語》相關的對策殘卷,共七問七對,內容涉及經義解說、注文解讀、篇名出處等,是西州士子備射策明經的重要證據;M184鄭玄注《論語》殘卷,包括《雍也》《述而》兩篇,年代為開元二年(714年)至開元十二年(724年)??傮w來看,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天寶前《論語》文書中,僅一件為何晏《論語集解》,其余均為鄭玄注《論語》;唯一一件對策文書亦是以鄭玄注解讀《論語》經義。這反映了唐代天寶前鄭玄注《論語》在西州士人中的影響。

        安史之亂后,時人轉而重視言簡意賅、意旨明晰的《論語集解》,章句繁瑣、言義寬泛的鄭玄注《論語》日益衰頹,這一趨勢恰與敦煌出土文書反映的《論語集解》于沙洲(今敦煌)一枝獨秀的實際吻合。

        唐代西州與沙洲深處西北一隅,與統治中心長安遠隔千里。然而,兩地學子們對于《論語》的取徑卻驚人的一致,足見唐朝推行官學、私學力度之大,社會科舉氛圍之濃。

        王羲之書體與《三臺詞》的流播

        唐初四大書法家歐陽詢、虞世南、褚遂良、薛稷的書法均承襲王羲之之風?!杜f唐書》載,虞世南“又同郡沙門智永,善王羲之書,世南師焉,妙得其體,由是聲名藉甚”。這一流派的書體對于唐代書法影響深遠。僧人懷仁模仿王羲之墨跡,集摹成《懷仁集王書圣教序》,并成為“院體”的范本。唐代帝王亦習該派之書,傳世的唐中宗李顯《乾陵述圣記》,被書家視為“書法坊正,猶有永興之筆意”,永興指的是虞世南。

        《千字文》是南梁至清末長達1400多年的童蒙讀物。相傳,王羲之七世孫、僧人智永曾書《真草千字文》八百本,后來成為流行的習字范本。敦煌曾出土貞觀十五年(641年)蔣善進《千字文》殘卷,就是臨寫智永之本。卜天壽《千字文》之手跡,盡管內容有訛,筆力稚嫩,然猶帶智永之筆意。一位日無暇晷、高居大明宮鑾座上的帝王與浮生偷閑、懶處學堂的幼童之書體同出一脈,足見王羲之一派的書法受到唐王朝推崇,行于士人之間,其影響西過沙洲,遠至西州一帶。

        《三臺詞》得名于北齊文宣帝高洋改筑鄴城三臺?!秳①e客嘉話錄》載:“鄴中有曹公銅雀、金虎、冰井三臺。北齊高洋毀之,更筑金鳳、圣應、崇光三臺。宮人拍手呼上臺送酒,因名其曲為三臺?!薄度_詞》在北齊初創時,為行酒宴飲之調。初唐時,《三臺詞》多為六言四句,與《傾杯樂》《回波樂》同作送酒之歌。盛唐以后,《三臺詞》逐漸雅化,成為唐代士大夫交游圈中流行的酬唱之作。如,王建《宮中三臺》云:“魚藻池邊射鴨,芙蓉園里看花。日色柘袍相似,不著紅鸞扇遮?!辈诽靿蹆H抄寫《十二月三臺詞》一月和二月半闕:“正月年首初春,萬戶改故迎新。李玄附靈求學,樹下乃逢子珍。項托七歲知事,甘羅十二想秦。若無良妻解夢,馮唐寧得忠臣”;“二月遙望梅林,青條吐葉……”總體來看,《十二月三臺詞》為六言八句,在體式上取徑于中原地區,內容上與起源于《詩經》、流行于民間的《十二月》詞結合,表達了萬象更新之意,較唐代中原地區《三臺詞》更有創見。

        貞觀十四年(640年),唐太宗派大將侯君集、薛萬均率軍擊滅麴氏高昌王國,以其地置西州。西州蒙童的日常習讀之作,不僅體現出中央王朝對西州在政治上的管理,也說明中原與邊疆在教育體系與文化氛圍上亦是水乳交融。

       ?。ㄗ髡邌挝唬罕本┞摵洗髮W考古研究院)

      (編輯:海寧

      [字號: ]


      網站聲明
      本網站是國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網站,所收集的資料主要來源于互聯網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也不具有任何商業目的。如果您發現網站上內容不符合事實或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,請與我們取得聯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
      電話:010-82685629 電子郵箱:zgmzb@sina.com
      感謝您對我網的關注!

      最新新聞

      專題

      更多>>
      • 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
      • 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
      •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
     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
      <ol id="vxeus"></ol>

    1. <strong id="vxeus"><blockquote id="vxeus"></blockquote></strong>
    2. <optgroup id="vxeus"></optgroup>